投资产业布局,复星锐正MD这么说

发表时间:2019-08-27 15:35

7月26日,中国领先的移动大数据服务平台极光宣布,公司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复星总裁助理、复星锐正资本总裁金华龙与董事总经理刘思齐现场出席了敲钟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一里程碑时刻。《极光登陆纳斯达克!复星助力移动大数据服务新升级》

复星锐正资本于2015年5月领投极光B轮融资,在刘思齐看来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项目投资。而如何应对当下互联网以及其他行业众多的“风口”投资?面对这些新事物投资人又该具备哪些知识储备?刘思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期MD说就给大家分享她的思考和感悟。

技术需要有足够的落地点

Q

你常驻在深圳,深圳是很多科技企业的总部,相对于其他科技巨头的战略投资部为什么会选择加入复星大家庭呢?

刘思齐:我在北京读书,后来到香港投行工作,之后又在深圳做了六年VC投资。2014年5月加入复星。我当时的想法是,深圳的互联网公司,也有投资相关的业务线。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大部分互联网巨头的战投部门是业务线和投资线的共同决策,而且很多时候业务条线占主导地位。复星线下业务和传统业务比例相对更高,在高科技和互联网等方面的投资能够让我们已有业务——传统和线下业务得到补强,更适应现在的发展。我认为这一块上升的空间更大,当然,对投资团队的要求也相对更高。

Q

锐正在深圳有一支团队,重点关注哪些领域呢?

刘思齐:目前,锐正在深圳的团队共有4人,主要关注产业互联网、前沿科技、新消费等领域。团队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侧重技术能力,主要关注大数据、企业服务、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这和深圳有很多智能硬件生产制造企业的产业环境有关;另一个小组主要关注由于新消费快速发展带来的消费升级领域的机会。

就我个人而言,前期我更偏重技术,毕竟“新消费”是个新概念。以上提到的几个技术方向,是我个人长期关注的,我关注这些领域的长远发展,这些年也积累起一定的项目组合。我欣赏有技术创新实力的公司,希望找到能与复星的全球幸福生态系统相结合的、有前景的商业模式。毕竟,单纯靠技术赚钱是比较困难的,还要让企业切实的找到它的落脚点。

Q

最近这几年,你提到的这几个技术领域都是风口。

刘思齐:是的,近年来,这些赛道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在中国,2B领域的公司目前发展尚不及2C领域。毕竟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2C项目的C端用户量很快能够超过海外竞争对手。而在2B领域,企业普遍付费意愿低,能在市场上赚到钱的公司,还是比较少的,需要用相对长远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发展,也需要这些企业能够更接地气一些。

具体到在大数据领域,我个人更关注有数据源价值的公司。行业头部效应很明显,一般只有前三家企业能够赚钱,这也让我们体会到,简单的2B业务毛利率不高,赢利会比较辛苦。所以更希望它在基础商业模式上还能叠加其他的变现模式,这样比用单一模式变现要高效很多。我们也正在这个方向上寻找机会。

在智能制造领域,我们会关注硬件领域的机会。中国在生产制造方面有供应链优势,硬件的智能化能力也很强。深圳有着天然的产业优势,有大疆这样的企业,小米的生态圈里也有很多非常好的企业,而我们投资的速腾聚创,也是人工智能和硬件制造相结合的典型企业。

做投资一定要形成布局效应

Q

锐正团队这几年投的项目比较多,到2018年,项目数量大概有多少个呢?

刘思齐:锐正的项目总数,到今年大约有90个。锐正的项目,比重最大的是A轮和B轮,纯天使类项目不多。与PE类项目,或者二级市场定增项目来说,体量要小很多。目前,我们在全球五个地区有本地化投资团队,包括中国、美国、印度、东南亚和非洲,新同事加入后,投资速度也将提高。

Q

这几年你觉得比较满意的项目投资、布局有哪几个?

刘思齐:一个是我们在大数据领域的布局。我们投资了极光,并和极光联合投资了数位科技、梦享网络两家企业,企业发展都不错。这体现了我们在大数据领域的研究较为透彻,捕捉的时机也很巧妙,在企业整体估值不高的时候提前占位。

通过对这几家企业的投资,也让我意识到,做投资一定形成布局。如果项目之间没有关联性,投的项目多了,项目管理的效率会很低。相反,如果有产业布局的眼光,就会看到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产业上中下游的情况,甚至能够摸索出产业的爆发时机。以投资极光为例,今年,我们和极光联合投资了“及刻”项目,公司名叫“梦享网络”。及刻直接与手机厂商合作,开发了一款直接嵌入手机系统的SDK产品,基于线下场景展示相应的服务卡片,并通过手机系统桌面智能的呈现给用户,与极光有很多战略和业务方向的协同。

7月26日极光登陆纳斯达克

Q

这样的投资方式,使这些项目之间、项目和复星之间,资源也能够相互融通。

刘思齐:是的,复星是一个资源中心,我们会将复星的资源与项目做对接。例如,及刻与豫园合作的“小龙虾节”,可以帮助豫园这类偏传统线下的商业模式更加技术化和智能化。一个游人,走到豫园附近的时候,手机上就会提示“小龙虾节”的信息,这就是及刻与手机厂商合作的场景服务。

我想提的另外一个项目,是超级猩猩。超级猩猩现在已经运营近50家门店,年底这个数字将一进步快速提高。其健身操课非常火爆,明星教练也深受年轻一代健身人士的欢迎。但其实投资超级猩猩是一个很巧的事儿,这个项目的天使投资人是我原来在摩根的同事,她对超级猩猩项目赞不绝口,让我想见一见这位创始人。我见了项目创始人跳跳后,也觉得她非常有潜质,很快,我们也完成了对超级猩猩的投资。

Q

你们怎么决定投一个项目的,前期尽调怎么做?

刘思齐:一般来说,锐正的尽调工作分为三块,商务、财务和法务。投资团队重点完成商务尽调,由关注一个行业开始,再在行业中寻找相应企业。同时,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做得比较好的公司会做排查和盘点。在对比一部分公司后,会发掘一些性价比较高的项目。

在锁定某一项目之后,我们会做行业分析,关注行业发展速度、趋势、头部企业;同时,开展各类访谈,包括上下游产业链、行业专家、竞品企业,都会访谈到。然后,是对企业内部进行访谈,包括企业高管团队和各层级员工,来评估高管团队和员工的能力。商务尽调同时,如果是技术型项目,还会进行技术尽调。

Q

如何判断和评价某一项目的商业模式呢?

刘思齐:确实存在部分项目的商业模式不清晰的情况,或者在其基础商业模式已经验证了的情况下,叠加了其他的商业模式,而投资时新商业模式没有得到验证。

我们会对潜在的商业模式进行可行性调研,包括上下游、需求方、供应端等各维度调研,来评估这种需求的合理性和逻辑,也会评估原来没有相应服务的平台出现的原因。另外,部分商业模式可以通过测试来验证其真实需求和可行性。

充分利用复星的产业资源优势

Q

你从2014年就加入复星大家庭了,如何评价复星的投资呢?

刘思齐:复星的投资眼光和格局非常高,能够预测大趋势对于产业的影响,顺势而为,则势如破竹,这一点也给我很多感触。

有时候,我们看到有很多优质的技术项目,或者优质的产品,但缺少落地的场景。复星有很多有效场景,有巨大价值,让我们在投资时思路更开阔,也比单纯进行财务投资机构更有竞争优势。

以我最近接触的一个小米生态链企业为例,它一直通过小米渠道链销售产品,产品力非常好。但如果想做大的话,还需要有自己的品牌和新的销售渠道。复星在这些方面能够给它极大的帮助。但如果创始人没有和我们这样有产业背景的投资方接触的话,他自己是想不到这一点的。

Q

复星的产业资源对项目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刘思齐:是的。创始人的思路一下子被激活:原来,我还可以借助复星这个资源中心的力量,和各个领域的企业合作,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Q

在投后管理中,对接复星的产业资源、给被投企业赋能是一个重要的投管方式吗?

刘思齐: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复星有产业资源优势,可以实实在在帮被投企业解决问题,为他们赋能。以锐正为例,我们在各个职能条线如法务、财务、人力资源、PR等都有专门的团队负责,投资完成后,我们会把这些资源对接给项目。以PR为例,被投企业很难拿捏如何在资本市场做好PR传播,我们会和企业一起想办法,争取传播效果最大化。

总体而言,锐正很注重投后管理工作,有几个方面的经验:第一,是和企业创始人经常沟通,建立默契的信任机制,让他遇到事情第一个想到我们,因为我们能够给予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毕竟创始人在其所在的行业是专家,但对融资不一定擅长。第二,复星丰富的资源需要我们协助对接,创始人会切实感觉到我们能够帮助他们的事情非常多,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财务投资人。

所以,有价值的投后管理也会让复星的投资价值最大化。这样的投资关系,不仅提高了投后效率,也避免了可能会出现的各类沟通问题。

Q

现在的资本市场,风口频现,你们会追“风口”投资吗?

刘思齐:锐正从来不追逐风口,这和复星谨慎的投资风格是一致的。以前段时间比较热的无人货架为例,我们当时也看过行业和头部项目,但经过评估,我们认为和我们理想投资标的还是存在一定差距,最终选择放弃。

有些巨头战略投资的部分原因是为了战略防守需要。例如,如果自身缺少电商业务,就花大价钱来扶持与它生态链相关的电商企业,来补缺,这样使得他们比我们更加激进。

我们的投资风格相对谨慎,不是说我们投资花费的时间长,而是我们对项目看得更细致,希望投向那些提高产业效率的模式。无人货架市场,当时起量非常快,也有几家企业短期内获得了大量资本支持,但我们判断,它并没有显著提高零售效率的解决方案,目前不是好的投资标的。

Q

这样的投资思路,是否会有一些机会成本,或者错过一些机会?

刘思齐:对于较为激进的投资风格和快速的投资决策,我个人的想法还是谨慎而行。2C领域一直很活跃,大量公司一开始苗头非常好,吸引了多轮融资,但很快增速放缓,后几轮的投资人并没有盈利空间。有时投资人如果想抓这类独角兽,要接受一定的试错成本。

例如,某段时间,母婴电商是一大风口,这个领域的也有热点项目。但从长期来看,一开始跑得最快的,并不一定是跑得最远的,最成功的反而是行业积淀最深的。宝宝树做母婴电商,也是因为在母婴社区领域沉浸了很长时间,积累到了才做,才能迅速打造出母婴电商第一渠道品牌。

锐正团队2C项目也不少,比如微医、量化派、随手记、超级猩猩等,从用户量、和企业运营数据来看,这些项目成长性非常好。我们不追风口,如果项目估值过高,我们就果断放弃追高的欲望。我个人始终认为,看懂一个行业,才能去做投资,追逐热点和风口不是最优之道。

学习能力非常重要

Q

这就说到投资人对行业的知识储备和面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

刘思齐:对。VC投资人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除了智商和情商之外,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新行业太多了,愿意学习,而不是守着固有的知识体系,这一点至关重要。

Q

你认为,投资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人需要有哪些知识储备?

刘思齐:偏技术的项目,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背景。我也看到有很多技术背景的人去做消费类的投资,也做得很好。但确实很少看到没有技术背景的人去看技术项目。现实来说,大部分项目还是属于商业模式落地导向型的,偏技术型的项目不太多。

Q

你刚才强调投资人要保持学习能力,能分享些个人经验吗?

刘思齐:第一,我会花时间研读行业报告和分析。在锐正内部,我们也会经常组织各个行业的分享。比如,会安排同学研究某个新行业,在例会、技术会上做深度分享。所以我个人的学习由两个模块组成:一是自己学习,二是内部分享、讨论。锐正总裁金华龙同学,看到行业热点会第一时间组织感趣的同学组成临时小组,了解行业上下游企业,快速跟大家分享。

Q

2012年,你开始做投资工作,到现在已经有六年了,你个人投资会注重哪些方面?

刘思齐:首先,相比项目本身,我更看重创始人的综合能力。虽然情怀并不能代表一切,但项目一定要有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创始人。创业是一条太漫长的路,没有强大的内心驱动力是很难支持支撑的。项目的发展必须和创始人的长期理念相一致,而且也需要创始人的热爱和热忱。

其次,行业发展时机也非常重要。复星的高层对大趋势把握得非常好,给了我们投资团队很大帮助。预判大势,投在拐点之前,争取用有优势的价格投资一个有成长力的企业。

第三,投资是一件比较谨慎的事,需要建立在谨慎理性的分析基础上。不管对人、对时机的判断有多好,都要建立在详细的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优秀的投资人都有谨慎的特质,单纯靠感觉、凭运气的决策是鲁莽行事。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Q

在复星的这几年,觉得自己有哪些成长?

刘思齐:我要先感谢复星给予年轻人的机会:只要努力做事,把事做好,就会获得进步空间。而且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个人的收获是巨大的。另外,复星在产业方面的专家资源优势,让我大有收获。

Q

未来你会关注哪些领域的机会?

刘思齐:未来,我可能会更多看一些2C领域的机会,中国十多亿人口的消费能力,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驱动力。

Q

对中国之外,如东南亚、印度和非洲等地的投资机会,你怎么看?

刘思齐:对于新市场的开拓,一开始会有压力和阻力,但是一旦团队建立起来,就会比较稳妥。以我们印度团队为例,团队的组建花了一些时间,但完成组建之后,项目的推进速度很快,目前投资的几个项目表现不错。印度团队的负责人也承担起了非洲团队组建和投资工作,可以把印度成功的经验和方法论,传递给非洲团队。

东南亚和印度相比,有些方面更为先进,但部分领域还无法和印度相比。所以,前期我们会找一些孵化的机会,把中国、美国成功的商业模式在当地孵化。另外,东南亚是一个相对分散的市场,各个国家有自身的特殊性,我们也在不断摸索投资思路和领域。

对于印度、东南亚、非洲的市场,如果将复星的资源、中国项目的成功经验与各地优秀的投资人相结合,一定能够形成对复星健康、快乐、富足领域的高效助力。



分享到:
联系方式
广州市梦享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业务洽谈咨询:
maqiunan@clickwifi.net
联系电话:
13902405535
微信公众号
客服热线
400-895-8636
深圳总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九道航空航天大厦2号楼708
西安: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六路29号高新时代广场A座10层航大企业服务中心GX-2XA04
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万达广场1号605
广西: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中新路9号九洲国际3408
温州: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区中国(温州)数安港A-1幢505室
广州: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天河路1号707自编A30房